Good Luck To You!

华体会网址-蒙特雷伤病恢复进展顺利,期待发挥

亚冠 21℃ 0

2024年4月14日,中国肝癌医疗质量控制行动——院长论坛(济南站)顺利召开。本次会议特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周俭教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虞洪教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赵海平教授、山东省肿瘤医院赵磊教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李涛教授担任会议主席,并携各医院肝癌多学科诊疗团队共同出席本次会议,群星汇聚,就肝癌单病种诊疗质量提升,规范的多学科模式建立与管理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讨论,以期共同提高中国肝癌诊疗质量。

专家集体合影

大咖寄语 共筑新篇

会议伊始,在山东省肿瘤医院邵文博教授的主持下,大会主席以高屋建瓴的视角阐述中国肝癌医疗质量控制对于医患的重要意义。

周俭教授致辞

周俭教授:中国肝癌医疗质量控制行动以国家卫健委制定的《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为引领,以肝癌诊疗质控指标为抓手,共同致力于提升我国肝癌诊疗的规范化、标准化和同质化。院长论坛作为肝癌医疗质量控制行动的重要项目,邀请各位医院管理者深度参与和交流,为关注肝癌质控的各级管理者和医生搭建良好的交流平台,并通过巡讲在全国百余座城市广泛开展下去,真正助力我国肝癌诊疗的高质量发展。

虞洪教授致辞

虞洪教授:肝癌规范化诊治和质量控制对于诊疗质量提升意义重大,广大肝癌领域医生同道们应当保持终身学习的态度,加强对肝癌MDT诊治的理解和实践,重视临床研究的探索,携手为进一步提升我国肝癌患者生存获益而努力。

赵海平教授致辞

赵海平教授:随着相关指南的编制和落实,中国肝癌的诊疗逐渐规范化。但我国肝癌患者人数庞大,防控形势严峻,仍需进一步提升肝癌诊治的规范化,并做好质控管理。质控对于提高诊疗效果是非常好的抓手,本次大会的嘉宾既有医院管理者,也有临床一线专家,希望能够在会议中深度交流,碰撞思维火花。

赵磊教授致辞

赵磊教授:规范化问题是我国肝癌诊治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近些年,樊嘉院士、周俭教授等专家学者在这方面做出了诸多卓有成效的工作,希望在本项目中,我们也能够在前辈们的带领下,在规范化诊治的道路上快步前进。

李涛教授致辞

李涛教授:目前,肿瘤专业医疗质量控制指标已被纳入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为公立医院的国考新指标,这对于各位医院管理者来说是一个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希望本次会议中,各位与会嘉宾都能畅所欲言,分享各中心的肝癌规范化治疗宝贵经验,来助力肝癌单病种的质量提升和肝癌质控体系的建设。

Session1 权威引领 质控先行

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李绍强教授的主持下,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杨文静主任介绍了国家肿瘤规范化诊疗质控工作进展和方向。

杨文静主任作精彩演说

目前,我国肿瘤质控组织体系已经发展为覆盖国家、省、地市和区县的4级质控体系,并凝聚全国专家力量组成了17个癌种的单病种质控专委会,并已经形成了相应的单病种质控工作方案,全部癌种的质控指标均在2022年正式发布;同时,各癌种的质控试点和能力建设、肿瘤信息数据库标准化建设、基于数据库开展医学研究等工作均有条不紊开展当中;展望未来,仍需进一步推动完善国家-省-市-县肿瘤质控体系网络体系,全面推进肿瘤单病种质控工作,持续加强肿瘤诊疗信息化质控网络建设。

赵磊教授发表演讲

赵磊教授详细介绍了《山东肝癌诊疗质量控制体系建设》。山东省肿瘤医院2015年起步建立覆盖全院首诊患者的MDT系统,医院行政主导,建章立制,组建专家组;通过信息技术解决瓶颈限制,以绩效考核为手段,强制要求开展MDT,可显著提升恶性肿瘤患者预后,有助于全院同质化的规范、系统治疗,患者可以得到肿瘤医疗服务最大的改善。2019年,院内MDT标准进一步提高到50%初诊患者。在开展MDT的过程中,医院也在发现问题、不断改进的道路上持续前行。

随后,在日照市人民医院孟令新教授的主持下,与会嘉宾们围绕着肝癌单病种诊疗质量提升与质量控制管理体系建设展开分享与讨论。周俭教授强调,在肝癌的单病种诊疗质量提升过程中,医院领导须早行动、早参与,以便早受益。同时MDT必须切实执行并落地生根,以提升肿瘤的诊疗实力和水平。此外,为确保MDT及诊疗规范的有效实施,必须建立相关职能部门的绩效考核和奖罚机制。虞洪教授表示加强质控至关重要,并特别指出信息化建设在就诊患者全程管理中所起到关键作用。信息化建设在诊前、诊中、诊后各个环节均发挥了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患者管理的效率与质量。赵海平教授分享了自己在开展MDT工作中的经验,表示在MDT诊疗过程中需注重多学科的合作,发挥质控作用,加强区域信息化建设。赵磊教授表示规范诊疗不仅有助于节约医保资金,更是推动整个医疗体系走向规范化的关键所在。然而,实现规范化并非一蹴而就的单一措施,而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协同努力。李涛教授指出规范化诊疗包括MDT在推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只有从医院层面重视管理,才可以保证诊疗规范的顺利实施。

Session2 规范指导,协力共建

会议下半场议程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王震侠教授的主持下拉开帷幕。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叶松教授详细解读了《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4版)》要点更新。叶松教授表示,2024版指南结合肝癌临床诊治实践和最新研究进展,对内容进行了大幅更新,多学科综合治疗成为主要方向。

蒙特雷伤病恢复进展顺利,期待发挥

叶松教授作精彩演说

外科治疗是肝癌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重要手段,外科治疗技术和理念的进展不断推动指南的更新。探索中晚期肝癌以手术为基础的综合治疗新策略已成为重点,基于最新研究进展,新增转化治疗和围手术期治疗。研究显示,靶免联合方案客观缓解率(ORR)不断提高,助力肝癌转化治疗,双艾方案(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以33.1%的ORR表现出更好的转化潜力。同时基于CHANE 001研究的卓越疗效,TACE联合系统治疗抗肿瘤治疗也已成为CNLC IIIa期肝癌的首选方案,多学科综合治疗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系统治疗方案更新中,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新增纳入肝癌一线治疗推荐。研究显示,阿帕替尼+卡瑞利珠单抗显著改善患者总生存期(OS) 达22.1个月,死亡风险减低38%;无进展生存期(PFS) 达5.6个月,疾病进展及死亡风险降低48%。且双艾方案已纳入医保,为临床提供疗效更好、更可及的靶免联合方案。

随后,山东省肿瘤医院团队、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团队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依次展示肝癌MDT诊疗团队。山东省肿瘤医院MDT团队表示,MDT诊疗模式将介入科室和影像科室与临床科室紧密结合,通过这种细化学科的互相交流,使得诊疗更加规范化,增加医患之间的沟通,更有利于每位患者的诊疗和预后,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另一方面MDT诊疗模式也有助于临床试验的开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MDT团队总共有8个科室参与,每个科室收治的肝癌患者都会经过MDT的深入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将患者分流至相应的专科进行进一步治疗,随后再讨论决定是否将患者输送至外科进行手术治疗。这种双向的沟通与协作,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机制,确保了医院能够为患者提供全程化、精细化的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升治疗效果。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MDT团队设有专门的办公场所,配备专业的团队、质控人员及医务部工作人员进行有序管理。目前,医院以手术治疗为核心,在总体协调下,放疗介入科、影像科、病理科等科室分工明确、协作紧密。各科室均能站在指南规范的角度,以患者为中心进行深入思考,确保为患者提供最优化的诊疗方案。

接下来,在山东省肿瘤医院张波教授的主持下,与会专家就肝癌规范化诊疗与临床专科能力提升的话题发表真知灼见。各位专家一致认为,MDT的规范化和全程管理是提升肝癌患者诊疗质量的关键。肝癌患者在各科室流动过程中,建议简化工作流程,设立专人进行随访和管理,对患者进行全程化管理;在推进规范化诊疗过程中,要充分理解指南,按照指南的指导精准化诊疗,各科室相互合作,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当地医疗资源进行综合性权衡。

会议最后,大会主席赵磊教授总结到,本次会议围绕肝癌的规范化诊疗和质控工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探讨和交流。同时,论坛还设置了丰富的互动环节,让与会者分享了宝贵的经验和心得。期待未来能够继续加强肝癌治疗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我国肝癌防治工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功,为更多肝癌患者带来希望和光明。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

我要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